bevictor伟德官网

10月10日 周 斌:遗传谱系示踪:追踪细胞的起源及命运 Genetic lineage tracing: a way to illuminate cell origin and fate


题  目: 遗传谱系示踪:追踪细胞的起源及命运
Genetic lineage tracing: a way to illuminate cell origin and fate
主讲人:周  斌  研究员
主持人:李大力  教  授
时  间:10月10日13:30
地  点:闵行校区生科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006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和Research Associate。2010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研究组长。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择优支持,同年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和“赛诺菲-安万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奖”,2012年获得国家基金委首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获得中央组织部首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第四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实验室主要研究心脏干细胞在心脏发育与再生中的起源及命运,并揭示先天性心脏病及成体心血管疾病的分子调控机制。实验室主要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技术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心外膜干细胞在心脏发育与再生中的作用。(2)心内膜干细胞在血管新生及心脏再生中的作用。(3)心肌干细胞在心脏再生中的作用。(4)新一代遗传谱系示踪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利用新技术研究心血管及其他领域中未完全解决的或有争论的重大科学问题,尤其是发育和疾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细胞转分化现象的论证。近年的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J Clin Invest 等学术期刊上。
 
报告内容简介:
细胞示踪是目前研究体内特定类型细胞起源及命运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体内遗传谱系示踪技术(Genetic lineage tracing)。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将P1噬菌体的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导入哺乳动物体内,在DNA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由于Cre-loxP介导的遗传标记是可遗传且永久性的,可用于示踪表达Cre重组酶的细胞及其子代细胞。因此,可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技术研究特定类型细胞在发育、疾病和再生过程中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转分化现象,为揭示疾病和再生过程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