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 端粒酶结构、功能研究与肿瘤
主讲人:雷 鸣 研究员
主持人:翁杰敏 教 授
时 间:10月8日13:30
地 点:闵行校区生科院534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雷鸣,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获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双学士学位。1996年5月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物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5月获美国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01至2004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04至2011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工作,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9年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HMI)聘为青年研究员。2011年6月回国工作,担任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主任,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副所长。现任亚太蛋白质协会执行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蛋白质协会副理事长,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编委,Frontiers in Cancer Molecular Targets and Therapeutics杂志编委,Frontiers in Oncology杂志编委。
综合应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雷鸣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深入探讨了以蛋白质复合体为主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分子机理及其在癌症和衰老中的作用。在染色体研究特别是端粒领域与表观遗传学领域做出了多项突破性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他引次数达2000次以上。回国三年多来,承担多项国家科研任务,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科技部973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基金委的重点项目1项,参与主持中科院战略性先导技术专项(B类)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1项。
代表性论文:
1. Wang, F., Podell, E.R., Zaug, A.J., Yang, Y., Baciu, P., Cech, T.R., and Lei, M. (2007) The POT1-TPP1 telomere complex is a telomerase processivity factor. Nature, 445: 506-510.
2. Chen, Y., Yang, Y., van Overbeek, M., Donigian, J.R., Baciu, P., de Lange, T., and Lei, M. (2008) A shared docking motif in TRF1 and TRF2 used for differential recruitment of telomeric proteins. Science, 319(5866):1092-6.
3. Chen, Y., Rai, R., Zhou, Z., Kanoh, J., Ribeyre, C., Yang, Y., Zheng, H., Damay, P., Wang, F., Tsujii, H., Hiraoko, Y., Shore, D., Hu, H., Chang, S., and Lei., M. (2011) A conserved motif within RAP1 has diversified roles in telomere protection and regulation in different organisms. Nat. Struct. Mol. Biol., 18(2):213-21.
4. Huang, J., Gurung, B., Wan, B., Matkar, S., Veniaminova, N.A., Merchant, J.L., Hua, X., and Lei, M. (2012) The same pocket in menin binds both MLL and JUND but has opposite effects on transcription. Nature, 482, 542-546.
5. Wan, B., Yin, J., Horvath, K., Sarkar, J., Chen, Y., Wu, J., Wan, K., Lu, J., Gu., P., Yu, E.Y., Lue, N.F., Chang, S., Liu, Y., and Lei, M. (2013) SLX4 assembles a telomere maintenance toolkit by bridging multiple endonucleases with telomeres. Cell Rep., 4(5):861-9.
6. Huang, J.; Brown, A.; Wu, J.; Xue, J.; Bley, C.; Rand, D.; Wu, L.; Zhang, R.; Chen, J.; and Lei, M. (2014) Structural Basis for Protein-RNA Recognition in Telomerase. Nat. Struct. Mol. Biol., [accepted with revisions]
报告内容简介: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简单的DNA串联重复序列和一系列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端粒的DNA序列是高度保守的,在人和脊椎动物中是都TTAGGG。高等真核生物的端粒DNA结合蛋白主要由两大蛋白质复合物构成——Shelterin复合物和CST复合物,前者包含TRF1、TRF2、Rap1、TIN2、TPP1和POT1等六种蛋白,后者则由CTC1/Cdc13、STN1和TEN1构成,这些蛋白质复合物可以与端粒DNA之间形成特定的结构以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表明,端粒结构的稳定性及功能状态的调控与细胞衰老、肿瘤发生等重要的生命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生命体通过端粒酶途径来缓解端粒的缩短。端粒酶全酶主要包括具有反转录功能的催化亚基蛋白TERT、RNA亚基组分TER以及多种活性调节亚基蛋白,上述任何组分的活性缺失或者调控紊乱,都会导致端粒酶活性的异常甚至完全丧失,诱发包括先天性角化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肺纤维症等在内的多种综合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在大约85%的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均呈现阳性;而90%以上的邻近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均呈现阴性。因此,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成为治疗癌症的又一强有力的方法,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