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强平专访:西乡中学“同心教育”再领风骚


 

  西乡中学在众多荣誉面前,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坚持特色教育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渊源 阳志超 通讯员 郑建泉

  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宝安西乡中学2007学年新课改第一年高考又有斩获:深圳市高考卓越奖。这是继2006年该校获得“深圳市高考工作进步突出奖”的又一个大奖。

  据悉,西乡中学是深圳市的老牌名校,在深圳的教育史上有许多个“第一”:宝安区第一所区一级中学,深圳市乡镇中学的第一所市一级学校,深圳市乡镇中学的第一所省一级学校,深圳市乡镇中学第一批高考考场学校,深圳市第一批获得办学效益奖的学校,第一个获得高考状元的“关外”学校。西乡中学被誉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宝安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荣获深圳市教学优秀奖,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千所示范高中初评等。

  面对众多的荣誉和第一,西中人不骄傲不自大,不断开拓创新。包强平校长创造性地提出了“同心教育,让师生成功成才”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教育和教改,使西中人在深圳教育系统再领风骚。

  

西乡中学“同心教育”再领风骚
 

 

  上图:象征西乡中学生生不息的大榕树

  

西乡中学“同心教育”再领风骚
 

 

  上图:生龙活虎的学校跆拳道队

  

西乡中学“同心教育”再领风骚
 

 

  上图:包强平校长(中)向宝安区教育局局长郑映通(左一)汇报工作

  

西乡中学“同心教育”再领风骚
 

 

  上图:学校管乐队在校园艺术节上表演

  “同心教育”铸就办学灵魂

  回顾西中的历史,作为第十任和现任校长的包强平感慨万千,38年前的西中只有1个教学班,17名学生和5名教职工。38年后的今天,西中已发展到拥有3200名学生、教职工260人的深圳市一流中学。

  2006年7月,包强平调任西中校长。提出了“同心教育,让师生成功与成才”的办学理念。

  包强平诠释了他的办学理念:“同心教育模式”是在“同心圆”、“圆锥摆”和“天体运行规律”的启示下,根据行为目标理论、管理系统理论、人本管理理论、认知协调理论等原理基础上提出的,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工作轴心,以让师生成功成才为宗旨,以培育健全的现代人为目标,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等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营造“宽容、激励、合作、发展”的同心环境,在承认、尊重个体自主动作的基础上,重点强调系统有序、轻重有别、主次分明的同心运作,建立不断递升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层级体系,在调试和整合中寻求系统合力的学校教育行为设计。

  “同心教育模式”坚持“宽容、激励、合作、发展”的同心原则,注重“依法治校的刚性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弹性管理相结合”,发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等三类课程优势互补的作用,追求“班子同心,班子与教师同心,师生同心,学校、家庭、社区同心”的境界,构建和完善“宽容、合作、讨论、探究”的学堂模式、“自主、互动、合作、发展”的家、校、社区协作德育模式、“参与、互动、探究、创新”的探究性研究性活动课模式、“兴趣、培训、作风、特长”的学生特长培养模式、“教学、培训、研究、提高”的教师岗位成才模式等五个子模式。

  同心不是简单的搞好关系、搞好团结,而是要同教育理想之心,同办学思想之心,同成功成才观念之心,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和课程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调动学校、家庭、社区等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让师生成功成才,将西中办成“高质量、特色强、现代化”的广东省国家级品牌性示范性普通高中。

  特色教育成就莘莘学子

  高考升学率、本科率、重点率历来是西中的强项。怎样使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怎样全面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怎样让西中的每一个学子学有所长?西中另辟蹊径,在“同心教育”的旗帜下,开辟美术、音乐、体育等“新的战场”。学生把“参加一项活动,插上一双翅膀”作为在完善课程体系,落实素质教育中的指导思想。为此,学校开辟了文学社团、篮球、排球、足球、跆拳道、拳击、管乐、民乐、京剧、动漫、三模等40多名课程,实现了“学生有什么兴趣,学校就开什么课程”的目的。

  教学理念的正确实施成就了西中的莘莘学子,西中也因此获得了众人瞩目的殊荣。2007年深圳市体育总局、深圳市教育局授予西中为“深圳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深圳市体育特色学校”。田径、跆拳道、毽球、拳击等项目成为西乡中学最突出的体育教学特色项目。

  西中田径队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届市、区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其中2007年在宝安区中专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又获得初中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和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并代表宝安区参加了2007年深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又获得高中组总分第一名和初中组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其中高二(2)班的18岁男同学林校生参加跳高比赛跳过2.01米的高度,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破了深圳市纪录,此外还有7项10人次打破了深圳市运动会最高纪录,14人26项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为宝安区争得了荣誉。

  2007年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于7月在重庆举行。西中代表队在比赛中凭着平时扎实的训练和拥有过硬的基本功勇立朝头,由赵小明老师辅导的林木汉同学获得“应用数学”竞赛初中组一等奖,由程淑梅老师辅导的陈曹阳同学获得“应用数学”高中组一等奖,同时程淑梅老师还获得“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主题网站与探究性学习评展二等奖。

  2007澳门第二届国际跆拳道公开赛,本次比赛西中共取得4面金牌、7面银牌、4面铜牌的好成绩。

  西中在高考体育艺术特长生方面也结出硕果。2006年陈作霖同学以文化总分756分获宝安区艺术类考生文化状元并以书法专业全国第九名考取中国美术学院,成为广东省第一位考取该专业的考生;2007年梁绮琴同学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录取、体育特长生张福昌同学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伊哲同学被中国戏曲类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影视文学创作专业录取。

  课程改革打造金牌队伍

  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与“适宜的课程、现代的模式、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教学、全面的评价”要求,西中全面推进“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

  课改的关键是教师。西中坚持把培养名教师、品牌教师和创新型教师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一是从严管理队伍,健全激励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西中的队伍建设。二是引导教师拔尖,立足岗位成才。三是强化六种意识,努力提高师德修养。通过强化敬业意识、竞争意识、名师意识、特色意识、团体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识才学。

  西乡中学立足校本教研,讲求科研成效。西中数学科组参加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有效性研究》,西中赵小明老师主持的《超级画板与发现数学》成果获得广东省政府颁发的“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科院张景中院士一直指导西中这一课题,他认为,这一课题把数学的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起到本质的推动作用,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改革,是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支持教学的一个成功范例。同时该课题成果又获得教育部“十五”“教科研成果一等到奖”。广东省音像出版社已正式出版这一网络教程,广东省教育厅将该书作为正式教学用书,向全省推荐,辐射全国。中央电教馆王晓芜副馆长高度评价这一课题成果,并将西中这一课题直接提升为中央电教馆的“十一五”重点课题,向全国推广这一成果。

  爱的教育开启爱的天窗

  生物教师出身的包强平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爱心教育故事:那是包强平刚调任西中的第一次值周。在校门口,包强平发现一个男生留着几缕黄发。他当即留住这个学生批评教育,并责令这名学生下午上学必须把黄色头发染回黑色。

  恰巧的是,包强平后来就教这个学生那班的科学课,每次上课,包强平都发现他上课打瞌睡。尽管包强平多次用别的同学察觉不到的方式提醒他注意听课。但这名学生不打瞌睡后总是无精打采在听课,对包强平的课显然是抱着“坚决抵触”的态度。经了解,包强平才发现原来是他以校长身份在校门口当着很多学生的面批评过这名学生,使他“没有面子”。

  发现问题的症结,包强平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关爱这名“失了面子”的学生,常让他回答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并当场表扬这名学生。有一次在做观察金鱼尾鳍中的毛细血管实验,这名学生只是袖手旁观,包强平问:“你为什么不动手?”学生回答显微镜不好用。包强平一检查,果然镜头很脏、镜筒滑丝,很难聚焦。包强平便将自己用的示范镜拿来,与学生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当看到一个个的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时,这名学生发出了惊喜的叫声。从此,这个学生上生物课时再也没有开小差,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情比其他学生还高,还经常抓一些小虫子来向包强平求教。

  这个给学生宽容的爱心故事给包强平教育思想“同心教育”增加了新的诠释:给学生爱的关怀就会打开爱的天窗。

  (编辑:子琦)